戲曲

德國人搞歌德學院,解放區政府在外面就搞孔子學院。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達事不達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但孔子學院又不教儒學,祗教漢語,且教員並非都有資質。搞孔子學院,看上去像是在對抗歌德學院以及類似機構。於是不得不懷疑,解放區所提倡的弘揚民族文化或繼承民族傳統,主要不是爲了弘揚,也不是爲了繼承,還是爲了對抗。由於提倡者及執行者自身並不熟悉民族文化,所以最後可能也弄不了什麼名堂。

於是戲曲作爲民族優秀文化的一部分,顯得益發受到重視。還有人表現得意圖拯救戲曲於危急之際。

戲曲又不是向來就有的。既然有開始,必然有結束。萬物莫不如是。但有的是尚不當亡而亡。同樣是夭折,先天活不過四歲和四歲時被車撞死,一般當然後者更可惜。自滿清入關以來,次有清季外洋騷擾,爾後又是所謂的新文化運動以及文化大革命,許多民族傳統文化都像小孩因車禍而夭折。但戲曲好像不是這樣。

現在看戲曲,可能算是雅興,那時大概算是民俗。各個勢力沒少利用戲曲來洗腦。文革時代破四舊,但也沒廢除戲曲形式;樣板戲在藝術水平上也不差。經過一系列變故,或有一些小的劇種因爲沒有人繼承,所以失傳。但如崑劇、京劇這樣的,現在仍然有。

可是沒什麼人看,儘管可供公演者已經遠不止樣板戲了。

估計現在欣賞戲曲的人,所欣賞的主要是唱腔、樂曲、包括唱詞在內的台詞、演員動作,無外乎唱念做打。這裏面好像不包括故事情節。但是大多數的人,讀小說也好看戲也好,看影視劇也罷,主要是看故事情節吧。如果有什麼形式能更好地表現故事,那自然那更好的形式更受歡迎。荷馬要是能拍紀錄片,或者僞紀錄片,那還寫什麼史詩,頂多寫劇本。

當然戲曲也不是一點留存價值都沒有了。在農村,或者城鎮的社區,作爲居民可以參與的活動,有時也能排一排戲,以增進和睦。但是曲目要除了樣板戲之外動不動就是紅樓、西遊、三國、水滸、西廂、牡丹亭、桃花扇,感興趣的人也有限吧。那些經典是經典,但和現在的人生活比較遠。早就名義上沒有皇帝了,名義上不准賣淫了,名義上自由戀愛結婚了,時代背景不相稱。而且這些經典的實在是耳熟能詳,書、影視中也有。沒那麼多人有閒心來個“溫故而知新”,或者來寫個論文,以比較各種媒介中《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異同。

要弘揚傳統文化,一該酒瓶裝新酒。現在有時還不如文革,文革還能搞出八個樣板戲,現在搞出什麼了?但這也難怪。好的戲總要反映現實。而現在戲歸上面管,可上面的主旋律和下面的大潮流又不一樣,也不知道究竟是誰反動。所以現在難出好新戲,好戲出來也難演。

二該在新形式中繼承傳統。以前連本的戲,一演演幾十天,觀眾天天來看;現在電視劇,每看兩分鐘換一次臺。以前的好劇目,口耳相傳人人來看;現在的所謂好影視劇,各種媒體炒作半年後實際播放,罵聲不絕於耳。題材、結構編排、音樂等等,可以從戲劇借鑒的有很多。

但不管怎樣,要讓戲曲恢復到明清時的盛況,那大概是不可能的了。有的人說,戲曲藝術有很多優秀的、獨特的、精細的技藝,如果戲曲消亡,那些技藝可能再也沒人會了。以前人用石頭做長矛、用骨頭做針的時候,可能有些部落也有很多相應的優秀的、獨特的、精細的技藝,現在也沒人會,那又怎麼了。那是當亡而亡,自然規律。如果有什麼還有用的技藝,肯定也可以脫離戲曲而存在,以流傳下去。

一味地爲了存續戲曲而宣傳戲曲,到最後可能搞得就像什麼音樂比賽中的原生態小組一樣,沒準那些原生態歌手自己都不覺得唱得好聽。其實現在有些地方的小劇種,要拿出來說是民族的瑰寶,可能自己人聽了感覺像是被刷耳光,外國人聽了像看到阿凡達一般不可思議。“沒有深刻的了解就沒有深刻的愛。”就不知道哪個地方可愛哪個地方不可愛。於是某時捧到天上,某日就一把火燒光。

題外話,說話劇。話劇這東西,特定歷史條件下引進國門的。劇本寫起來或許比戲曲簡單些。演出方便,但方便不過影碟加播放器。現在是雅俗共不賞。就算是社戲,就算是小區居民聯歡,可能也沒什麼人會自發排演話劇。大概那樣還不如在居委會前跳大儺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