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武士

看了電影《最後的武士》的一部分。就所看的部分而言,如果沒有洋人和女主角接吻的戲,感覺會更好。這個安排真是低俗、庸俗、媚俗。我不反對吻戲,但什麼戲都往裏加就有點過了。況且這種片子也表現了一些文化衝突,如果在別人覺得大概要接吻的情景就是不接吻,可能更能表現文化的差異。
另外可能歷史考證不是很嚴謹。最後決戰,武士一方一點熱兵器都沒有。連武田信玄這種在織田信長看來老派的武士,都也配備了一些火銃了。那時還是明朝中期。明朝亡國二百三十年了,你怎麼倒越打越原始了?弄得像滿清一樣,對明朝的火器除了紅夷大砲之類外似乎沒有怎麼繼承。挨西方人打之前,大砲的發展也截至中前期。努爾哈赤就是被火器打死的,他的不肖子孫還說什麼騎射是祖宗家法。好在堅持他的祖宗家法,結果讓他們早點滾走。但卻讓更多的漢人遭了殃,受多少重的民族壓迫。
日本武士用的弓也很有特點。上半部長,下半部短。我知道這是爲了便於騎射。但我不知道他們當時的步弓是不是也這樣。至於我們中國以及戎狄,很早就用複合弓了,不用像日本那樣造那麼長的弓。至於說日本怎麼沒學到大陸的弓,那就不得而知了。不知道是不是也因爲祖宗家法。以前看一介紹,說蒙古侵倭的時候,讓倭人鬱悶的事情之一,就是大陸人的弓,長度是倭奴的一半,而射程是其兩倍。另外說當時大陸人的箭鏃還淬毒。不知道此後倭奴人的箭鏃有沒有塗毒。還曾看介紹,說自受蒙古侵襲以來,日本刀受了大陸刀一些影響,比如刀背加厚了。不知道如果他們弓箭也受影響的話,體現在哪裡。他們學東西總不學全。學會了忠君,但好像沒學科舉。於是世官世祿。豐臣秀吉之後,連士農工商的身份都不但世襲,而且還更不容易轉換了。
影片中刺客(可能就是忍者)刺殺勝元未遂。刺殺時用了弩。我看了就樂了。日本很早就知道存在弩這種兵器,但一直沒推廣。好像說是感覺太卑鄙了,體現不出技術水平。似乎西歐人以前也是這麼對待弩或所謂十字弓的。後來西洋人給日本人傳來了火銃,火銃卻流行得又快又廣,而且日本也改進了不少。乃至戚將軍都稱讚倭人所製造的射得既遠又準。明朝融化了日本改進的這種火銃,稱爲鳥銃。用弩卑鄙,用火銃就不卑鄙?日本人什麼思維嘛。火藥兵器在西歐發展好像也很快。西歐人腦子也是,究竟怎麼想的。還是中國人最實在,明朝火器有鳥銃、弗朗機、紅夷大砲等,還有自己研製的一大堆火器。不是中國人卻佔領中國,就沒這樣的傳統了。蒙元禁弩,滿清基本上也算廢了火器。蒙元還好,從來不承認自己是中華;滿清卻自命中華正統。現在的所謂中華思想,可能受了不少滿清的誤導。而日本從西洋學得火銃,也值得玩味。不知道是不是大陸也搞技術壁壘,給軍售設限。我知道明朝時,朝鮮因爲得不到宗主國明朝的軍事科技支持,不得不立足於自力更生,研發了一種兵器叫“火車”。有點像多管火箭炮,一頭點燃後,炮筒內數枚火箭齊飛。朝鮮拿他當個寶,不過類似兵器好像明朝早有了,比如“一窩蜂”。
片末洋人對天皇說,武士的意志會保佑天皇。那個大概是明治天皇。天皇貌似感動。這個劇情有可研究之處。日本幕末有公武合體論。武指武士派系;而公指文公派系,即一些場合所說的朝廷。日本的武士(BushiMononofu)又稱爲侍(Samurai),下級武士侍奉上級武士。將軍時代,最高級的武士是征夷大將軍。武士組織的大體結構可能有點類似中國封建時代的士大夫諸侯之類,有點類似於西方中世紀的騎士、領主之類。武士名義上要心系天皇,但組織上基本上是唯上司是聽。上司就是他們的君,他們的君只是自己的上司。至於將軍,開幕府發號施令,是日本事實上的統治者。幕府時期天皇有點像東周時的天子,沒實權。天皇那邊的人,也就是公人,是與武士對立的。正因爲對立,所以才有公武合體這一倡導。日本最後一個幕府,德川幕府,害怕老和朝廷的人混在一起使自己墮落,乾脆讓天皇留在京都,而幕府開在江戶,也就是後來的東京都。史說明治天皇要奪回實權。這樣的明治天皇,對武士有什麼難捨難分的。不知道是不是在了解上述背景的情況下,故意拍這樣的場景的。如果了解了上述背景,還故意這麼拍,那就好像有點陰謀在裏面了。明治天皇靠大村,滅了勝元;再假惺惺一下,順手又滅了大村。
決戰部分,官軍兵員都很年輕,武士們卻有老有少。想到明朝分軍戶,有世襲軍人。開始一代士卒們彼此年齡差不多,而幾代之後,同一輩份的人差別可能就很大了。以致打仗時,可能二十來歲的和五十來歲的一起上。作爲一個整體,這戰鬥力能行嗎。所以現行制度需要評審,看看是否還適應實際情況。否則當年國力雖弱,卻除了打王保保另談之外,打蒙古人怎麼打怎麼贏;後來國力雖盛,卻除了打老百姓,怎麼打怎麼不贏。當然明朝軍制還有其他的弊端。
武士選擇與官軍短兵相接。想到了日本西南戰爭。西南戰爭就是不滿的舊士族與新政府軍打的。新政府軍基本是招募的新軍,操的是洋槍洋砲,而舊士族成天練砍人。因爲特殊情況,新軍不得不與舊士族白刃戰,損失慘重。新政府不得不招募舊士族,組成拔刀隊,以抗衡敵方的舊士族。
洋人向女主角道歉,說自己殺了女主角丈夫,過意不去。女主角說一個盡責而死,一個盡責而殺,說自己接受道歉。勝元大概是片中理想武士的化身,也表示了對對手的尊重。想到前面所說的拔刀隊,有自己的軍歌,裏面也有誇耀自己以振奮士氣的部分,但也唱敵方的大將是“古今無雙”的“英雄”,唱敵方的士兵都是“剽悍決死之士”。當然這也可能是顧慮到一些特殊因素。他們當時的敵方大將是西鄉隆盛,敵方士兵主要來自薩摩藩。而西鄉隆盛是明治維新三大功臣之一,推動建立了新政府,但因理念不合而又造反。薩摩藩是倒幕主力軍之一,新政府及議會要員中不少人來自薩摩藩。
勝元向洋人提示了他們的榮辱觀。我能理解他們的榮辱觀。雖然理解,但也未必認同。戰敗自殺是光榮?有那個自殺的勁,還不如戰死呢。他們可能覺得明明處於逆境卻還不承認,不服氣,是幼稚的表現,看的人都爲他恥辱。我聽說以前——也許現在依然——日本人討厭和韓國人下圍棋。說日本人看形勢一片大不好,就投子認負;而韓國人明明處於相當劣勢卻還一個子一個子地摳,大概在日本人看來是浪費、無聊、器量小、不識時務、不現實、不禮貌。但也許尤其讓日本人討厭的是,往往韓國人就是靠這麼做,最終贏了。或許韓國人覺得死戰到底才是光榮。一般說來,要在死戰到底和認輸自殺中選擇,我傾向於死戰到底。但如果不限定選項,那我兩個都不選。三十六計走爲上。所以說蔣介石當時打算大陸守不住就逃到台灣,台灣守不住就在菲律賓組織流亡政府,在我看來,實在親切。周太王要是不躲著戎狄,在岐山重建,而跟戎狄死磕,或者自殺,那後面大概就沒有周朝了。當然就局部而言,有些情況下確實要死戰,有些情況下確實得自殺。否則可能變成吉卜賽人了。
勝元的兒子爲救勝元而戰死。想到日本的孝道。日本的孝道是從中國學的。現在大陸還流傳一些故事,說日本以前不養老人,老人到了多少歲就被子女扔到山裏。這個大概是真的。武士提倡的這個那個精神,大體上也就在武士階層中有影響。比如只有武士的妻女才要求貞操。直到美國佔領日本時期,日本一些地方還有些風俗,多少歲以上的單身男子共同生活,當地所有未婚女子都是他們的財產,可以任意交媾;女子有了小孩,聽任該女子指定一個單身男子做丈夫,被指定的離開單身男子集體,而女子結婚也不再成爲那個集體的公產。說是美國人實在看不下去,移風易俗了。所以不養老人的事情,也許在幕府時期都存在。但武士是要講孝道的。他們是讀儒家書的。不過日本的孝道和中國的孝道不一樣。比如曹孟德睡了別人的後媽,惹下麻煩,導致長子爲自己戰死。這在中國,是孝。但在日本,是大不孝。同樣的事情,如果必須有個人得死的話,曹孟德留下來死,兒子逃出去,在日本人看來才是孝,因爲父母生小孩,目的就是繁衍後代;小孩爲父母而死,就讓這目的落空了。想到前面說的不養老人的故事,有一則是說孩子背到了年紀的母親進山,母親怕孩子回去時迷路,一路還用樹枝做記號。民間和武士階層的一些想法,看來還是有共通之處的。其實不養老人也不能說是不孝,他們當時當地的習俗就那樣,道德就是那樣,可能養超齡老人反而會被人數落;只能說他們的行爲不合儒家所提倡的孝。
洋人說日本人殺戰俘,日本人說戰敗了還活著是恥辱,殺他是給他名譽。殺戰俘恐怕也是日本傳統。所以雖然瀋陽大屠殺、旅順大屠殺、南京大屠殺之類是欺負人,但也要看到,他們對自己人也是這樣。明治維新時期內戰屠城的事也有。有些地方現在還要求另一個地方謝罪。甚至有些現在地方道歉了也不被當年的受害地接受。他們這時候倒不說糾纏於歷史問題太小器了。不過他們內部之間糾纏歷史問題,好像比較單純。不像這邊,每次有個什麼事就拿歷史問題出來爲難日本人。另外他們一國之內一族之內到現在還揪著歷史問題不放;蒙古、滿洲與我們不同族,當年也不同國,現在卻不讓說,要和諧,一說就涉嫌煽動民族仇恨。蒙古人、滿洲人殺中國人,參照當年中國人口的話,可不比日本人少。蒙古丞相伯顏還打算消滅光張、王、李、趙、劉五姓。且不說這五姓當年多少人,現在多少人,單說現在這五姓之外的人,自伯顏起到現在,女系先祖中是這五姓的恐怕也很多。滿洲人揚州十日,那個年代就屠殺了八十萬。日本人近三百年後,在中國首都南京也才殺了三四十萬。估計日本人很懊惱,當初努力不夠,要是佔領了中國,即便日後分裂出去,現在這邊也不會提這些歷史問題了。說不定東條英機也被這邊當作民族英雄來崇拜,就像有些人崇拜孛爾只斤鐵木真,他們心中的成吉思汗。
中國人殺降的事也不少。但在中國觀念中,殺降從來都是敗壞名譽的行爲。話說高達夫有句詩:“士卒厭糟糠,降胡飽衣食。”看來也不是工農紅軍才開始優待戰俘,唐朝時就這樣了。
但日本將棋倒不殺戰俘……象棋、國際象棋,吃掉的子就算消耗掉了。而日本將棋,吃掉人家的子可以用作自己的子,再投放到棋盤上。充分發展僞軍、利用僞軍。
那個洋人似乎有點愣。又不是不知道對方什麼裝備、什麼訓練度,決戰時硬是往上衝。會不會是波蘭裔美國人?日後同胞們騎著馬和德國坦克對著幹。就我所看的部分而言,這部片子好像也就談了個人的價值觀問題,沒有專門就戰爭來談。物質雖然不能代替意識,但意識也不能代替物質。很多事情,不是精神論所能克服的。要不然抗戰早就結束了。日本人不怕死,國軍也不怕死,接著比較誰更不怕死?大概洋人和勝元打算粉飾一下必敗的結局,讓此後的社會仍留下武士的烙印。真是想不開啊。廢士族又不是殺士族。你這個階層的人還在,而且好多在新政府中任要職,那你這階層的一些精神就依然會有所繼承。你這又不是民族戰爭。漢人被侵略,一些地方奮起反抗,爲了財產,爲了政權,甚至爲了不剃頭髮、不易服,而以壯烈的犧牲煽動其他地方。漢人那麼多,到處都漢人。你武士才佔全國多少?平時作威作福,這時有幾個同情?影片中武士進城,老百姓驚慌的表現,就可見武士階層平常怎麼樣。雖然在勝元自己村裏,可能還算是和諧社會。當然明治維新也沒顯現“辯證的否定”,有些過分。就像我能理解嘉定三屠中漢人士民的心情,我也能體會舊士族的感受。只不過,總體上,雖然片子可能要表達後人對失敗者的一些同情,但我更傾向於勝利者的立場。再怎麼說,他們的變革和文化大革命比起來,根本不是一個級別,還可以接受。時代變了,失敗者頑強的反抗,換個角度看,是勝利者鎮壓反革命。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食古不化,那就得等著整個被化掉了。不過直到現在,如果商人對我無禮,我還是會很憤怒。而明治維新後武士面對侮辱,所受的刺激,也可以將心比心一下。

沒有留言: